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欢迎各位青年学子和家长来北大咨询。因为今天到场介绍的只有我是理科,所以我也顺便推介自然科学。

北大不仅在人文社科长期是全国顶尖的学校,也是理科的顶尖学校。

北大生命科学学院从约1980年到2000年为全国高中毕业生申请最热门的学院,原因是本院长期享有出国比例最高的“名声”。在出国和获国外研究生奖学金方面,北大领先全国、生物学领先其他学科。北大生物的毕业生在国际学术界出类拔萃,并非常识、但不久可能会众所周知。

近年来,因为中国不同行业的发展,也因为家长和学生大大方方地表示关心本科毕业后的收入,多数学生和家长不再热衷生命科学,这不奇怪:关心个人收入在正常社会合情合理。

目前,向往本科毕业后高工资的年轻人确实应该优先考虑其他院系和专业。这样的分流对生物学也是好事:可以分开自己真正的爱好和应付他人的答案。长期以来,不少家长和学生为获奖学金留学国外的“高待遇”编织了复杂的故事,最后自己也似乎相信了原本编给他人的答案,出国后发现收入低于当年国内考分不如自己的人而欲分道扬镳,实为理所应当。

在新形势下,北大理科、特别是北大生物希望吸引的青年也许主要是:有梦想做出推进人类知识前沿的发现、有理想做出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发明、有志气证明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有智趣对自然进行探索和思考。

当然不必对这四方面有同等的亲和力。也不是说其他学科和行业没有梦想、理想和志气。

很多人能理解自然科学方面的梦想和理想。但这里提出的志气和智趣可能需要商讨。

恐怕没有很多中国人认为需要证明中华民族是否聪明,因为我们在困苦的年代需要忘却现实地为自己鼓劲,也因为一般缺乏对其他国家和人民的了解和比较。如果大家都清楚我国古代的科学基础远落后于西方、我国近代成就如果能点缀任何一本自然科学教科书就会被用来沾沾自喜,可能头脑会更清醒;如果大家知道简单但冷酷的比较(我泱泱大国本土十几亿人还没突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0记录,而7百万人口的瑞士有二十多位、一千多万人口的犹太人有爱因斯坦等一百多位、日本本土的科学家从1949年至今已十几位),可能会意识到我们中华民族在较易客观比较的领域还没有证据我们特别聪明,尚需证明中国人并非只会背外国人成果写的教科书、做外国人的好学生,而自己能发明大量外国人要使用的成果、产生较多做外国人教材的知识、出现一批全世界推崇的成就。所以说,有志气证明中华民族智慧的青少年,也可以考虑加盟自然科学。

如果有些青少年不仅不被世俗所束缚,也不被梦想、理想和志气所驱动,但追求人类特有的智力深度、为大脑产生的美所激动、对自然界的未知兴趣盎然,那么,智趣可能得到满足的一个行业也是自然科学。

当然,“智趣”也可以说就是“好玩”。

我们现代生命科学与自然科学其他学科一样:很好玩。今天的生命科学,可以出现很美的结果,例如这是1997年我实验室发现特定基因产生之mRNA在蛙胚的分布,它也在欢迎报考北大的青少年。

下一张图是北大生科院苏晓东老师发表的,这位本科学习物理、后来研究生物的老师通过观察一个蛋白质中原子的分布,可以感到生物学的美早已透过外观而深入到分子层面。


  现代生命科学还可能触及哲理。2006年起,英国剑桥的Owen教授认为通过包括核磁成像等现代物理学方法,可以与部分植物人交流。我希望这能激励青年人以后阐明人类智力的脑基础。

还在1995年,瑞士Basel大学的WalterGehring教授发现,用一个基因(Pax6)可以在果蝇身体很多部位,如触角、大腿、翅膀,制造眼睛。他的发现提示可用分子生物学制造人工器官。可惜迄今不能在高等动物实现,但这也许正好留给今天的青少年以后有一个极好的机会,盼望你们未来发明制造人类器官的方法。

生命科学在医药、农林存在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北大生科院邓宏魁老师制造的干细胞可以治疗老鼠的糖尿病。我们希望以后的学生也可以把动物的研究延续到人类,治疗人类的多种疾病。

北大生物本科毕业、现任教耶鲁大学、明年即将全时回国的邓兴旺老师,通过分子生物学理解植物的生长,并试图应用基础研究的知识改善农作物。我们期待今天的青少年、以后的生物学研究者对人民的日常需求有所贡献。

生命科学的研究从原子、分子、细胞、组织、系统、个体到群体、生态等多个层次,涵盖学科如:生物物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行为科学、生物信息学、进化生物学、保护生物学、生态学等。不同的层次和学科适合不同的青少年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的爱好。

生命科学的研究也较容易为不从事科学研究的普通人所理解,如分别到访北大生科院的胡锦涛和习近平等在了解了生命科学前沿研究和学习了新知识后,也兴致勃勃。今天的青少年如果以后从事生命科学研究,也较易得到你们的亲朋好友、岳父母等的理解。我十几年来文字介绍科学源于当年口头与朋友的父母们分享他们孩子的研究之乐。

如果你们爱好生物学,而希望得到适合个人特性和兴趣的教育,并获得生物学之外的基础,北大生科院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我们努力建设的特色是:1)个性教育;2)交叉研究。

我们得到学校的支持,已开始了个性化教育:除少数几门必修课以外,其他的课程全部可由学生在征求老师意见的情况下,制定有学生个人特色的方案,以利发现特长、发挥特色、发展特质。

北大其他学院有相当多的老师实际研究生命科学的重要问题。例如,爱好数学的学生可以和汤超老师等用方程式研究生物;爱好物理的可以和谢晓亮老师等一道用现代光学成像研究生物;爱好化学的更有化学学院很多老师,制造研究生物的化学探针、设计药物。在北大,心理学、医学、计算、工学等等与生物学交叉也很常见。

北大生科院在研究方面努力的目标是有重要和长远意义的发现和发明;在教学方面希望培养有科学精神、有智力传统的学生。

生命科学最有趣的发现不在过去,而在现在和将来。生命科学是青年们大有可为的学科,它等待更多有理想、有梦想、有志气、有智趣的中国人加入。(也再次提醒:在乎毕业后收入的暂请小心)。

当然,以上都是我的偏见,不过谁的选择能脱离偏见?恐怕不容易分开:选择共鸣的偏见,选择喜好的学科。

这很可能是我最后一次为北大生物招生做介绍,我的热情与第一次有增无减。

我们欢迎报考北大的学子;欢迎选择生物的青年;欢迎好玩研究的同学。

祝大家在未名湖畔度过美好的四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684106.html  

话题:



0

推荐

饶毅

饶毅

275篇文章 1年前更新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