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有人来问,传说你不做北大生科院的院长了?而且是吓的不敢做了?

  消息来源还是通常很可靠的科学家。

  我确实提出过不做院长,而且向好几个人提出,但非以上原因。

  我认为,为了北大生科发展,就需要尽一切可能招聘好的人,包括院长。

  如果有些人觉得做院长可以更好发挥其作用,我非常希望他们来做院长。

  这3年多,我大概对5到6位提出过,希望对方来做院长。其中2到3位,除了征求其意见,我也和学校沟通(如果A来,希望请A做院长)。迄今状态时:尚未成功,仍需努力。

  一个学术单位,肯定不应该因为领导是武大郎而发展受限、科学家也不能留恋行政职务而以单位发展为代价。

  我写过一个比较长的有关招聘教授和发展学术机构的文章, 尚未全文公布。文章有8个部分,以下先登出其第八部分。
 



招聘教授(VIII):招聘和决策者的关系

  决策者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招聘既有关,也不一定密切相关。决策者要有能力看出学科的发展前景、候选人的本身才能。看人的水平和学术水平可以有差别。这样的例子,科学史上层出不穷。在生活中也很多,如很多极好的教练及球评人常常并非最好的球员。

  发现水平比较自己高的人,决策者应该尽力引进他们,包括让贤给愿意做管理的人。否则,就是武大郎开店。对于我来说,我非常乐意请好的人做院长代替自己,我也明确问过人。不做院长,我能做的事情很多,在北大生科就有很多事情要做,改进教学就要很多时间和精力。与有些人认为行政在中国万能的观点不同,我认为,虽然有些事情需要有行政职务来做,有些事情会因为没有行政职务才可以做得更好。

  招聘时,没有人什么都懂,院、所的领导也一样,不仅要有常规的招聘委员会,也要咨询专家,依据不同学科和方向,获得较多的信息,以期得到尽可能好的判断。

  招聘到的人,是为了发展用人单位的学术,选好了人后积极切实支持,使他们安心开展工作。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招聘,所以必需工作几年以后严格评审,通过教授职称晋升、支持的改变等,尽可能提高成功率。

  通过招聘,奠定发展的基础,通过事后评审进行调整,逐渐造就一支有创造性、扎实的队伍,在学术前沿做出重要工作,在教学上培养优秀人才,适合时代的需要。

 

话题:



0

推荐

饶毅

饶毅

275篇文章 1年前更新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