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经常头痛,可能十分之九天有头痛。
 
查文献,头痛很常见。
 
头痛有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
 
紧张性头痛比较普遍。
 
偏头痛发病率也很高。
 
偏头痛有遗传基因参与。
 
以前无法治疗。近年美国药监局FDA批准了新药。
 
偏头痛的正确机理之一,是1985年瑞典Lund大学医院的Lars Edvinsson在一篇综述文章首先提出。他在1985年3月的《神经科学趋势》上,总结对脑血管有作用的神经肽,其中提到CGRP。
 
第一个神经肽是P物质,最早由瑞典药理学家Ulf von Euler和英国的John Gaddum所发现(von Euler and Gaddum,1931)。中国生理学家张锡均参与了发现过程(Chang and Gaddum,1933)。(张锡均回国后长期在协和医学院生理系,Gaddum是张昌绍的研究生导师,张昌绍回国后长期在上海医学院药理系)。P物质的十一个氨基酸序列,最后是1970年由Susan Leeman和她实验室的华人Chang所确定。
 
早期神经肽是生物化学分离纯化,1970年代后,基因克隆发现推动了神经肽的发现。很快发现神经肽超过五十多。
 
其中,有些神经肽一开始不是因为发现了肽,而是从基因序列推测出来。例如,克隆钙紧张素的基因后,发现其cDNA还编码一个多肽,因此命名它为钙紧张素基因相关肽(CGRP)。
 
后来再验证CGRP确实存在于体内。
 
头痛被认为与脑血管有关。所以,Edvinsson的综述复习了哪些神经肽调节脑血管收缩。其中,提到CGRP,但当时并非唯一、也没有意识到是最重要的。
 
但是,文献记录,Edvinsson是提出CGRP参与头痛可能性的先驱。
 
在1985年之后,才逐渐有更多证据CGRP参与头痛。其中,Edvisson带领学生做过实验。
 
给人注射CGRP多肽,能够引起头痛。抑制它,可以减轻头痛。
 
简单几句话,用了不少时间。
 
CGRP作用的受体,是GPCR(七重跨膜受体——必需七重跨膜才行,少一重不行)。CGRP从神经细胞释放后,作用于血管上的受体,起作用。CGRP的释放,被5-HT通过特定受体所调节(也是一重不能少的七重跨膜GPCR)。
 
治疗偏头痛,可以在多个环节:影响5-HT受体而减少CGRP的释放,用抗体结合CGRP,用拮抗剂阻断CGRP受体。
 
近年,FDA批准抗体治疗偏头痛,是偏头痛治疗的里程碑。
 
今天,并非所有偏头痛都能被有效地治疗,但部分病人的偏头痛可以被治疗。
 
在中国,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率先全国成立了头痛科、头痛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头痛科、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头痛研究中心成立于2019年11月,是国内首家以原发性头痛和相关继发性头痛为主要诊治和临床研究目标的专科中心。”)。
 
下面第一篇文章是2021年头痛治疗药物的综述,第二篇是1985年Edvinsson的综述。
 
 
话题:



0

推荐

饶毅

饶毅

275篇文章 1年前更新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