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4月里的深圳举办了生物相分离和相变学术研讨会,作为一个生命科学界的新兴话题,国内有600多人参加,从组织者来看是好事,旁观者可能会“吓趴”了。考虑到还有很多这方面人没来开会,估计国内已是人满为患了。虽然相分离和相变正红火,其实争议也不小,有好些著名科学家对此不以为然,觉得一拥而上之下,很多的数据或者解释不够扎实,推得太猛太快可能有问题,潮水退后有多少人会“裸奔”?这种热门历史上从来都有,当年早期的p53抑肿瘤基因研究,基因芯片浪潮,最近的肠道菌群和SARS2,科研一求快就糟糕,quick and dirty,虽然火,有时更像火中取栗。前一阵中科院神经所的一个新星成了彗星,化作洋灰,文章倒抢先发了Cell,之后被发现漏洞百出,现在可能追悔莫及。希望相分离和相变能站稳。
科学热点的追逐背后,更多体现的是科学的品味与境界。挑选及评价人才是普遍的难题,在世界不少地方还是很/过分看重文章的档次和光艳,偏重于风口浪尖的“高手”,至于他们达到这种高度是有多少凭实力的必然性,还是更多撞运气的偶然性?却不去/能判断,而后压错了宝?即使是驾驭风浪的实力高手,在众人中脱颖而出,人挤人的场面真得很爽吗?真正的顶级高手,不光能驾驭风浪,重要的是会“兴风作浪”!在人迹罕至的地方,选择有趣的重要的难题,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
当然兴风作浪的顶级高手也不是那么容易做的,风险极大,搞不好就“死无葬身之地”。有大隅良典那样的,细胞自噬的第一人,用一个简单的酵母菌开启了细胞生物学的新篇章而得到诺贝尔。也有Douglas Prasher那样的,克隆出了发荧光的GFP,唾手可得的诺贝尔,“拱手让人“。比较现实的实验室是两手一起抓,既接地气追热点,也做冷门兴趣。
热点的追逐在中国,因为有那些“及时”出现的各种科技项目指南,更成风气和问题。科学的原创突破,历史上更多的是靠“放养”科学家去自由探索。在科技领先的美国,其政府和私人基金都极为重点强调individual investigator grant。如何挑选出好的科学家来“放养”?看光艳的外表,还是其人的内涵?理论上大家都知道是后者,实际上前者摸得见看得着而更受欢迎。虽然很多单位有套选才的程序,执行起来却常以一个秘书就能搞定的方式,简单粗暴的数文章,算影响因子,这样看走眼的可能极大,“低风险”常伴随“低回报”。因为不少年轻人的成绩和原来大实验室的环境有关,独立后未必能保持较高的水平。
虽然人人会说崇拜原创拓荒人,但现实中大家往往时时顶礼膜拜的更多是光艳科学家。平常的人才挑选及各级奖励体制也多如此,虽然一方面号召大家要耐得住寂寞,行动上却鼓励追热点奖光艳,反起到挤压原创的空间。
挑选及评价人才,在世界不少地方,即使是科学家主导的研究单位,也往往是个大问题,没有一个固定的公式可以套。要挑有内涵的,伯乐自己就要有内涵!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