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引进的王鸿飞教授,回国10年后重新出国。

在相当一些方面(当然不是所有方面), 引进人才被国外争取而重新出国是一件好事。

首先,这证明在国内可以做出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作。鸿飞在国外经过博士、以及博士后阶段后回国,在国内开始自己独立实验室。10年内,他成为国际认可的科学家,被国外积极延聘。以事实证明,年轻人可以在中国成长为优秀科学家。虽然这个数量不多,但已经有不止一位,生命科学领域也有具有同样能力的人,而且会越来越多。看到这个现象可以鼓励一些年轻人回国,他们知道回国不是学术死亡,而是可以学术兴旺。 用事实使专注学术的年轻人不会对中国望而却步。

其次,能够用脚投票,可以打破中国有些 单位不良作风的压制。更多单位知道优秀的学者可以以离开,对有些单位的某些人可能起一定约束作用。中国有些人,在局部或者国内取得权力或者权威地位,就肆无忌惮,任人唯亲,压制优秀人才。如果有办法可以通过改革来改变,也可以离开这样的单位,逃脱他们的压制。(至于鸿飞的具体情况,我去年得知鸿飞出国及其原因。我觉得,虽然研究所里出现问题,但是科学院会愿意挽留鸿飞。科学院很关心,而那时鸿飞不愿科学院院部知道他的具体情况,就未能提出解决方案。)

第三,用脚投票也是解决单位矛盾的常规做法之一。国际上,已经通行。这些矛盾包括单位变化、性格差别等多种原因,有些并无绝对对错,有时是匹配的问题,与其无休止地闹矛盾,不如用脚投票解决问题。

这种变化,实际影响的人并不多。既是国际常规,而国内也开始了一些年。

第四,在国家和平发展时期,人才市场是常规。少数单位有特别感召力和个人的情怀仅为特例。从国家和单位来说,努力获得现有条件可以吸引的、对国家或者单位最佳的人才。对于科学 家来说,尽可能获得自己满意的职位,至于每个人对什么满意,是人各有志。单位和个人都无需勉强, “同则合,异则分”是简单通行的原则。

中国也不再脆弱怕人出国,而可以融入国 际人才市场。事实上,中国已经多年不能阻止学者、学生出国,而有人积极引进国内成长的科学家,只是表明中国国内人才水平提高了。

第五,发展带来的不尽合理,用脚投票也是一个解决办法。平稳的社会,不同人获得的待遇和支持有较高可比性。发展的社会,待遇容易出现问题:后到的常常待遇高于先到的。一般来 说,发展越快,反差带来的问题越明显。

这种问题,国外也有、以前也有,但中国目前发展很快使之较突出。

比如,90年代美国发展时期,很多学校招聘的助理教授,待遇接近于先到几年的副教授。

80年代中国曾有过教授收入低于小商贩。90年代末,中国设立长江教授,主要支持一批获得博士回国不久的年轻人,使其工资超过50年代以前西方获得博士(或者五六十年代苏联研究生毕业)、以后在国内工作多年的老教授、老院士。带来一时困惑。有些单位院士的标准工资,最近才超过长江教授,而非院士的老教授工资可能迄今多半低于年龄要小十几、二十岁甚至更多的长江教授。矛盾没完全解决、但有缓解。

最近的招聘,既有千人计划、或各个单位的变化,也出现新招聘的工资高于以前问题。千人计划超过长江教授工资,因素之一是千人计划招聘国外教授、副教授,年资高于以前主要是博士、博士后和极少数助理教授回国的长江教授。

待遇问题,很难一时解决,全面解决有待国家层面。单位可以想到的是:如果有些政策规定新待遇只能用于新引进者,不能用于原有人员的话,那么 原有人员可以选择以离开单位重新获得引进。单位如果真希望要此人的话,可以在其离开后引进。这样,既考虑了质量(不好的不要重新引进), 也考虑了支持原有人员中真正好的,还提供了解决矛盾一种办法,与其持续争论,不如用脚投票:不满意A单位就离开去满意的B单位,无论B单位在国内或国外。

第六,儿子和女婿的比喻过时了。中国一 定范围流行一个似是而非的说法,原有人员比为儿子、新引进为女婿。比如,王鸿飞教授加入化学所的时候,虽然他以前没有在化学所做过研究生,不能称他为女婿。他离开的时候,不能因为他工作过10年就称为儿子。

如果在古代、或者中国特殊年代,女婿儿子的说法也仅有一定基础、并不准确,而到现代则完全过时。除非私人开的大学和研究所,否则工作人员和单位没有当然的亲戚关系。与单位的学 术亲缘关系,并非优点。

有些人为某个单位做出过很多贡献,单位应该考虑到,其后有相应支持。

但并非所有人都应该得到特殊支持。中国近代有很长时期,因为各种历史原因,虽然有优秀的人员获得好的职位,但常常并非最好的人员获得最好的职位,所以,将这些在某个单位工作时间很长的人说成单位的儿子,可能他们同辈会有很大意见。

没人天然该在哪个学术单位,皆可进出。

发达国家的学术机构都是动态平衡。中国的单位,以前相比国外劣势太大,恐怕人员离开。而随着中国水平提供,这将不是问题,而是大势所趋。

中国学术机构需要做好支持人才的工作。 有人出国是提高了对各单位的要求,也是打破垄断的较好方法。今后这样的现象会越来越多,因为中国将和世界越来越平等地交流,包括国外大力 吸引中国成长的科学家,到国外去做教授、领导实验室。

中国人出去只做外国人学生的时代,将成为过去。

附2009年6月9日写过(2010年9月7日公布):

鸿飞太平洋两岸:双向选择多重冲击

化学家王鸿飞,十年前的今天,在美国博士毕业后几年内回到中国工作。

回国十年后的今天,他们夫妇再度出国:鸿飞被美国的机构邀请担任资深职位。

他去的是华人杰出化学家谢晓亮当年做出重要工作的研究所。

“回国再出国”是好事

说明中国国内成长的科学家,被国外真正认可,挖角是最强的肯定;

让海外犹豫不决的科技工作者看到,回国不是单行道,可以再出国;

让国内年轻科技工作者看到,扎实做事,可以得到国际承认,而不要过多在国内搞关 系;

长期来看,有进有出,是科学人才交流常态,是中国科技有竞争力的表现之一。

“回国再出国”也说明有问题

如果国内的支持和国外的可以相比(有时并非物质而是精神),可以想象一般来说不会出国;

凡是回国认真工作、要做事的人,都不难体会个中甘苦;

年轻人回国在国内不是不能得到支持,有时可能从某些地方得到支持还不错,但如果不尽人意到一定程度,做事情的成本大大高于做工作的意愿,优秀的人再出国也就不奇怪;

如果一个人的独立研究生涯,在中国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而得到美国研究机构的肯定,说明中国体制需要改进。

“回国再 出国”为什么要说出来?

激励国内各机构任人唯贤,支持优秀的人,不论年龄、资历,人尽其才:

鞭策一些任人唯亲的人,使玩弄手中权力导致人才流失的人受舆论压力和道义谴责。

如今,在国内做出优秀的、有国际竞争力工作的人,越来越多。是否支持他们,不是一个单位的问题,而是很多单位需要解决的问题。

话题:



0

推荐

饶毅

饶毅

275篇文章 1年前更新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