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文不易翻译professional、professionalism,一个原因是中文没有准确对应的词汇,译成 “职业行为”并不能反映其意思,至少需要先定义什么是职业行为。

另一个--也许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professional行为,对于华人文化来说,是泊来品,而且还有相当程度的陌生。我自己孤陋寡闻,出国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现在大多数学生大概也不知道。

对于已经知道professionalism的人来说,不用我解释,对于不知道而想知道的年轻学生们,恰好遇到一个身边的事例可以用来说明。

今天,我有幸见证两位华人的professionalism。用邱瑾和施一公两位的交涉作为一个诠释,是我能找到的最好方法,(他们的)行胜于(我们试图翻译的)言。

邱瑾和施一公皆理科博士。邱瑾在英国获博士,美国做博士后,在英国的《自然》杂志社先做编辑,后为记者。

最近,邱瑾在报道中国招聘海外人才计划时,不幸把一个不实谣言未加解释地、事实般地写到她的报道中。施一公和知情人自然不高兴。施一公要求《自然》更正,《自然》很快就更正并道歉。

邱瑾今天通过email和电话向施一公道歉。没有借口、更未争辩,而多次自责、诚恳道歉。

施一公很快接受道歉并表示谅解。一场潜在的冲突演变成建立在“不打不相识”基础上的友谊。

两位不仅都同有希望中国发展的大目标,有对对方个人没有恶意的个人风格,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在出现冲突后,不恶意揣测对方,能退一步,给对方以余地,建立相互信任,化(潜在的)干戈为玉帛。

我只可惜,未经许可不便全部将他们的电子邮件转上,与大家、特别是看博客的年轻学生们分享他们相互交流的优雅而动人的文字。这里只记载我的感叹:他们的行为,不仅professional,而且gracious。

盼有人能准确翻译professionalism,愿华人社会有更多professionalism。

从个案可以引出有普遍意义的推论:

在争论、冲突时,不是个人意气、不是一味要赢、不是堆砌似是而非的事实,而是有原则、有逻辑、有礼有节、就事论事、明辨是非但与人为善。

讲理的人和自己在一方是幸运;

无理的人凑上来帮倒忙是倒霉。

只想谁赢讲私情导致大家都输;

不分派别为公理才有圆满结局。

有错误,出路不是文过饰非;

有冤屈,解决不是压倒对方。

尊重对方,才是尊重自己;

与人为善,方能和谐社会。

2009年2月1日

话题:



0

推荐

饶毅

饶毅

275篇文章 1年前更新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