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首页
经济
金融
公司
政经
世界
观点网
文化
博客
饶毅的博客
http://raoyi.blog.caixin.com
2021年09月17日 13:28
协和的科学:后80年不如前20年
阅读:
评论:
0
成立于1917年,新楼落成于1921年的协和有三部分: 医疗、教学和科研。 协和的科研,最初二十年非常强。 而协和的后八十年,其科研不如前二十年,近四十年尤其离最初二十年很远。 其中原因很多。 前二十年,协和的条件远优于当时中国其他科研、教学和医疗机构。 招聘的系主任和教授非常强,有多位世界一流的,并且在协和短暂的前十几年做出了世界一流的科学研究。 例如: ...
阅读全文>>
2021年09月16日 11:22
百年前的今天建立协和的美国首富:有价之物和无价之宝
阅读:
评论:
0
父亲对儿子说:“我们有钱。但是,我们必须挑选最能干、有思想、有想象力和有勇气有效使用金钱的人,才能使我们的钱对人类有价值”。这对父子说到做到。他们的捐款量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多亿美元,高于今天福布斯排行榜上绝大多数富翁所拥有的财产。更有意义的是,他们的捐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金钱如果用来购买物资和消费,其价值可以估量、其影响的时限较短;金钱如果转化为知识,可以治疗疾病、提出新的思想、带来新的产业、...
阅读全文>>
2021年09月14日 11:20
饶毅:《表观遗传学》教科书和表观遗传学界的常见错误
阅读:
评论:
0
16年写 现公开 由Allis和Reinberg等四位表观遗传学专家主编的《表观遗传学》第二版于2015年由冷泉港出版社出版,全书共984页,从2007年第一版到现在的第二版,它一直是表观遗传学领域的权威教科书,对想了解表观遗传的外行、新入门的学生或者从事表观遗传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都很有帮助。 因为要参加表观遗传学的讨论,我从头到尾翻了一遍这本教科书,发现几个问题: 1)它未正确介绍表观遗传英文单词的来源,恐...
阅读全文>>
2021年09月03日 10:18
饶毅:如何区别真心的研究、还是只为文章的假研究
阅读:
评论:
0
真研究、假研究,不是很好区别; 不同领域的真假,区别方式不同。 生命科学的研究真假,存在这样的可能区别: 真研究,试图回答问题,试图推进理解,试图发明技术,试图改进技术。 做真研究之前,认真想问题,收集背景,仔细设计回答问题的实验 做研究过程中,不断思考是否有可能推进理解,改变具体实验也是为了更好地回答问题 有了结果,考虑是否回答了问题,是否需要修改自己起初的想法 ...
阅读全文>>
2021年08月20日 10:01
饶毅 | 谁是谁的儿子: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家
阅读:
评论:
0
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欧拉(Leonhard Euler, 1703-1783)
其四世孙是192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科学家Hans von Euler-Chelpin (1873-1964) ,五世孙是瑞典生理学家、1970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Ulf Svante von Euler (1905-1983) 。 德国生物学家Gustav J Born (1851-1900)的儿子是物理学家、1954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Max Born (1882-1970)。
丹麦生理学家、波尔效应发现者Christian Bohr (1855-1911)
儿子是...
阅读全文>>
2021年08月19日 10:59
饶毅 | 输血:一个人一个简单的创造性实验突破了上千年的徘徊
阅读:
评论:
0
人类长期关心输血,但一直不能成功。 安全有效输血不过百余年的历史。 1901年,奥地利的兰德斯坦一个人用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发现了血型,指明了如何输血可以成功,从此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7.3 输血:愿望和困境
有关血液,人类流传很多不同看法、不乏浮想联翩。所谓血型与性格的关系,长期流传而缺乏证据。所谓放血疗法,历史上常有人推广而缺乏有效性的证据。 十九世纪,人类理解血液由细胞和血...
阅读全文>>
2021年08月18日 14:08
饶毅:检验全麻药物对脑的影响
阅读:
评论:
0
全麻醒过来,回病房一个小时多一点。 儿子在术前术后给读Jim Watson的《双螺旋》自传。 用的是这版: 正好读到一个好玩的故事,以前读了没有记住,大意是: 沃森刚去位于剑桥的卡文迪许实验室不久,实验室主任Lawrence Bragg爵士(1890-1971)正对Francis Crick(克里克,1916-2004)大为光火。 术前读到“laughter” 术后“his concern...” 我给儿子解释:Lawrence Bragg(小布拉格)长期...
阅读全文>>
2021年08月17日 09:47
饶毅:疫苗的发明与免疫学的起源
阅读:
评论:
0
免疫学研究源于人类希望抵抗传染病,也与人类对输血的实际需求有关。经过 迷信、迷惑、试错等多个阶段,步履艰难、甚至犯过错误,坚持探索的严肃研究者 逐渐从现象到本质,到 1898 年确定:抵抗传染病和输血涉及相同的核心问题--针对 非我的监控和处理—同为免疫。在分子和细胞机理方面,在 1900 年诞生侧链学说后, 对免疫球蛋白发生的诠释就不断被修改,1957 年出现克隆选择学说,1960 年代开始 认知抗体蛋白质的结构,1970 年代发...
阅读全文>>
2021年08月15日 13:53
饶毅:教授的矛盾和争议
阅读:
评论:
0
哈佛大学,曾全面领先全世界的生物医学。 对社会来说,哈佛生物四巨头是:James Watson(沃森,1928-)、Richard Lewontin(勒汪廷,1929-2021)、Edward O Wilson(威尔森,1929-)、Stephen J Gould(古德,1941-2002)。他们从多方面影响了生物学、科学和世界。 哈佛领先世界生物医学 哈佛还有下一层次的、生物医学各学科的世界领袖,他们一般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或诺奖程度的科...
阅读全文>>
2021年08月14日 10:45
饶毅|谁与谁共存:老祖宗病毒与小孩子人类
阅读:
评论:
0
生物学虽然比数学容易很多很多,但也需要(正常偏下的)智商加(大于零的)时间进行学习。 完全没有学过生物的人讨论起来有时候会想当然,例如大部分(绝大多数,说接近百分之百也无大错)对新发病毒流行规律的预计,都是瞎说。 病毒不可能用数学方程式预计,人类也没有专家有秘方预计新的病毒何时出现,何时消失,何时回来。同样,没人能够事先预计疫苗的作用,只能有了疫苗、在动物和人身上用了以后,在疫情检验...
阅读全文>>
2021年08月09日 09:51
饶毅 | 人类遗传学大显身手的时代(I):肥胖的常见原因找到了吗?
阅读:
评论:
0
研究生时期,做了一个对自己很有帮助的事情:在没有课程要求的几年,每个学期基本都旁听了一门课。 旧金山加州大学的研究生,那时课程是前两年有要求,后面研究为主,课程要求实际没有。但学校有很多好的课程,而且觉得可能很有趣、或者有意义、或者有用处。 不喜欢考试的我,热衷凭兴趣听课。 在主修神经科学的必修课之外,修了生物化学系的课。 另外还旁听了一些课,如:结构生物学(Bob Stroud和Bob Fl...
阅读全文>>
2021年08月06日 15:25
饶毅:…历险记
阅读:
评论:
0
今天下午,中学群有张老照片,是我们初中和高中的教学楼。其中三楼最左边三个窗户,是我们高一时候的教室。 整个中学过程中,我的同桌有两种。 一种是老师认为有严重问题的学生。我们班一共有个五个“罗汉”。我以为罗汉就是流氓,但几十年后其中一个给我澄清,罗汉不是流氓,罗汉与流氓有质的区别。 与我同桌的有一位后来杀过人,恐怕就不是一般的罗汉。但他在班上不闹事,也没有欺负过我。 有些同桌可以...
阅读全文>>
2021年08月04日 13:12
饶毅:我的体育是数学老师教的
阅读:
评论:
0
我的体育一辈子都差、都很差。 原因都在自己:基因不好、努力不够。 不怪体育老师们。 在农村上小学期间,第一个记得的体育老师是傅老师。他文艺也活跃,组织学校文工队,他自己拉二胡。他的体育课,有一次是让学生在山里分成两队互相抓,因为还没有玩够就下课了,记了一辈子。 天气不好的时候,傅老师讲故事。他讲过一个“识字招亲”的故事,大意是:有个员外的千金要嫁人了,张榜招亲,由她出了一堆很难...
阅读全文>>
2021年08月03日 14:07
饶毅 | “反精英论”应该缓行:庸才是中国科学进步的障碍
阅读:
评论:
0
精英主导是中国科学进步的重要推动,庸才当道是中国科学进步的阻力。 科学研究依赖的群体,因不同时代而不同。 早期,自然非常少的人研究科学。 即使两百年前的欧洲,研究科学的人还很少。 而一百年前,在中国研究科学的可能是屈指可数,学习科学的人开始有一些。 今天,中国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数很多。 昨天,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吴家睿教授发表文章,核心观点是反对科...
阅读全文>>
2021年08月02日 16:48
饶毅:记录
阅读:
评论:
0
一直建议学生保留记录,不是为他人,是为学生自己:最关心自己历史的只可能是自己。 最近,我读研究生的旧金山加州大学Jan Lab室有张照片,冰箱里面有以前在实验室待过的人的实验用品,有一个盒子标记是我,1991(离开时间)。 我估计是DNA。那时DNA是宝贝,克隆一个基因是我在美国六年研究生的主体工作(此前,我在上海还有两年研究生,八年期间从未觉得时间长) 这种基因克隆到现在也不是靠PCR就可以,而是需要...
阅读全文>>
2021年08月02日 09:09
气象学家孟德尔
阅读:
评论:
0
以科学作为职业的现代大多数科技工作者,是否对自然有真正的兴趣,常常可以有疑问。 因为投身科学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对自然有深厚兴趣,即使身处19世纪,即使不在科学中心,当地没有名牌大学、没有重要研究所,孟德尔也积极参与多方面的学术活动。 他一生中参与了八个科学学会、二十六个非科学协会。 他长期研究气象,曾任国家气象和地磁研究所布 鲁恩站长,1862 年提交布鲁恩地区 15 年气象总结。 这...
阅读全文>>
2021年07月29日 09:39
抑郁症治疗的机理是否找到了?
阅读:
评论:
0
抑郁症影响很多人和家庭。 治疗抑郁症不仅改善个人健康、提高社会幸福程度,而且是产业的重点之一。 二十多年前,Eli Lily一个药厂因推出一个药Prozac而有很大影响。 2000年耶鲁大学出现一个偶尔的发现,提出氯胺酮可以治疗抑郁症,逐渐被广泛接受。但是,它是麻醉药,用起来比较难。 找到氯胺酮的机理,对于理解抑郁症、对于发明新的更安全有效的药物,都有很大的意义。 目前,一部分研究人员相信氯...
阅读全文>>
2021年07月28日 23:37
孟德尔亲笔手书自传
阅读:
评论:
0
1850年,为了参加教师资格考试,28岁的孟德尔写下了自传。这是他留下的罕见遗物之一。 孟德尔出生地德文称Heinzendorf,捷克称Hyncice,现在捷克境内,当时属于奥匈帝国。孟德尔的父亲是佃农,每周四天料理自家的田地,三天给一位女伯爵 干农活。命运似乎注定了孟德尔不得不子承父业,终其一生在农田中度过,但当 地的神父Johann A.E. Schreiber (1769-1850)鼓励孟德尔的父母让他多受教育。 孟德尔自己也要与命运抗争,并得到...
阅读全文>>
2021年07月19日 10:45
饶毅:问题本质在于中国人缺乏互信
阅读:
评论:
0
对中国科学界和高校评价教授、研究员以杂志为主要标准,而不看内容和质量的问题,最近饶海有文章,以前其他人也有,反映了很多人的不满意。 造成这一问题至少有两大原因:高质量的科学家数量,有公心的科学家数量。 懂科学的科学家在中国与日俱增,理论上,评价科学应该日益改善。但因为缺乏公心的科学家、在中国以公心办事的科学家数量增加缓慢,远慢于科学家水平的提高,远远慢于中国科研经费的投入。 所以,问...
阅读全文>>
2021年07月18日 23:00
饶毅:我是怎么打酱油的
阅读:
评论:
0
今天,有位科学家在公开场合说我回国之前在其任职单位、不知道做过什么,可能就是打酱油。 在2007年回国之前(和之后),我兼职过一些单位,可能兼职还比较多、些许参与的更多。 经常打酱油的原因有两个:一些人知道我工作认真负责,所以有时找我帮忙。二是我“能主能辅”,辅助的时候不喧宾夺主,不讲究是谁的单位、谁的作用最大,但起到恰如其分的、有效的(偶尔某些事情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
阅读全文>>
第 2 页,共 14 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总访问量:
博主简介
饶毅
北京大学教授、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文章
个人分类
未分类
(275)
文章归档
2022 年十二月
(2)
2022 年十一月
(1)
2022 年十月
(2)
2022 年九月
(1)
2022 年五月
(1)
2022 年四月
(2)
2022 年二月
(1)
2021 年十二月
(1)
2021 年十一月
(1)
2021 年十月
(5)
2021 年九月
(7)
2021 年八月
(12)
2021 年七月
(5)
2021 年六月
(4)
2021 年五月
(6)
2021 年四月
(11)
2021 年三月
(12)
2021 年二月
(10)
2021 年一月
(7)
2020 年十二月
(1)
2020 年十一月
(1)
2020 年十月
(2)
2020 年八月
(5)
2020 年七月
(1)
2020 年六月
(1)
2020 年三月
(3)
2018 年六月
(1)
2015 年十月
(1)
2014 年九月
(2)
2014 年三月
(2)
2014 年二月
(2)
2014 年一月
(4)
2013 年十二月
(2)
2013 年十一月
(5)
2013 年九月
(5)
2013 年八月
(3)
2013 年七月
(3)
2013 年六月
(1)
2013 年五月
(6)
2013 年四月
(4)
2013 年三月
(4)
2013 年二月
(5)
2013 年一月
(5)
2012 年十二月
(5)
2012 年十一月
(6)
2012 年十月
(8)
2012 年九月
(3)
2012 年八月
(7)
2012 年七月
(5)
2012 年六月
(2)
2012 年五月
(1)
2012 年四月
(1)
2012 年三月
(4)
2012 年二月
(8)
2012 年一月
(1)
2011 年十二月
(1)
2011 年十一月
(4)
2011 年十月
(1)
2011 年八月
(9)
2011 年七月
(4)
2011 年六月
(3)
2011 年五月
(1)
2011 年四月
(2)
2011 年三月
(1)
2011 年二月
(5)
2011 年一月
(3)
2010 年十二月
(8)
2010 年十一月
(3)
2010 年十月
(5)
2010 年九月
(4)
2010 年八月
(4)
2010 年七月
(2)
2009 年二月
(4)
最新文章
饶毅:给卫健委一点小建议
2022-12-10
饶毅:阳性后,对大众要实事求是,不能假装已有十足把握
2022-12-09
饶毅:公开和共享中国人基因序列的好处
2022-11-19
饶毅:讨论自然科学诺贝尔奖的七大好处
2022-10-11
饶毅:今年诺贝尔奖的不公平之处
2022-10-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