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21年07月08日 16:56

饶毅:在南昌大学、清华大学生科院的毕业典礼致辞

饶毅:在南昌大学、清华大学生科院的毕业典礼致辞 诚实是对原版自我的肯定 ——南昌大学2014毕业典礼校友代表致辞   首先祝贺母校2014届毕业生学有所成。   同时祝贺2014届毕业生家长心有所慰。   希望2014届毕业生记住两个字:诚实。   过去四年,虽然同学们认真学习,应该至少有部分同学立志以真才实学为人生基础。但是,毋庸讳言,你们不仅目睹以尔虞我诈为核心价值观的“甄嬛传”被社会热捧,而且你们经历了欢迎自己入学的校长被拘的罕见事件,你们入学前后...
阅读全文>>
2021年06月27日 13:25

饶毅 | 世界上最短的典礼致辞:我想、我试、我乐

饶毅 | 世界上最短的典礼致辞:我想、我试、我乐 一    找到你自己 ——在2008年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毕业致辞       各位同学、家长、老师,           毕业是令人高兴的时刻,              是许多同学们一生最可以自豪的一刻,              是许多家长一生最值得欣慰的一刻,              是许多老师一年中最高兴的一刻;           毕业是令人焦虑的时刻,              同学们担心如何进行生涯中重要的转折,              家长...
阅读全文>>
2021年06月20日 14:27

饶毅|医生的职业集高尚、有趣和实用为一体:悼念父亲

饶毅|医生的职业集高尚、有趣和实用为一体:悼念父亲

父亲饶纬华出生于1930年2月26日,于2021年5月21日凌晨失去知觉,5月23日凌晨去世。父亲早年开始学医,中间稍有几年从事其他工作,长期从事医疗、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

父亲于1962年到上海第一医学院念研究生,为当年唯一非上海来源学生

与困难共舞

--复旦大学2016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校友致辞

首先我要感谢复旦大学的包容:允许我因为上海第一医学院并入复旦而成为校友。

其实,即使上医,我也没毕业。无论复旦还是...

阅读全文>>
2021年06月13日 09:46

饶毅:不要忽略中国对年轻人的支持

【虽然我们国家在高校和科技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对年轻人的支持也需要做的更好,但是不能忘记两点事实:      1)中国最近三十年长期努力提高对年轻人的支持;      2)提出和执行支持年轻人计划的人,常常自己的待遇不仅毫无改变,而且还可能因为支持年轻人而成为矛盾的焦点,“自身利益”被损害。    新体制是支持年轻人发展、支持中国发展的最新环节,需要在改革中完善,而非废除】 ————————————————...
阅读全文>>
2021年06月11日 16:04

饶毅:全面否定预聘制是害中国高校

导读   决定现代高等学校质量最重要的是教师。教师质量决定教育质量,也决定研究质量。因此,高校的教师人事制度决定了高校的质量。因为人事制度的敏感性,也因中国的文化因素,成功地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都没有没有对外描述其改革过程和改革的成功,不是很多人清楚建立预聘制(tenure system)对提高两校质量的至关重要作用。预聘制不仅是中国高校二十年来最重要的人事制度改革,也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
阅读全文>>
2021年05月20日 09:34

饶毅 | 三十年前:博士学位

饶毅 | 三十年前:博士学位 1991年夏天,离开在旧金山的加州大学,带着父母开车横跨美国,去波士顿(严格说是Cambridge旁边的Somerville,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不远的51 Kent Street)。   而毕业答辩在离开旧金山之后。因为答辩委员会成员之一Bruce Alberts已上任美国科学院院长,约他的时间比较难。不得不先做“博士后”,再回去答辩。   学位证是1991年12月31日。 加州大学 哲学博士 学位证书 回头一望三十年过去,如今白发苍苍 南昌北湖小学结业证
阅读全文>>
2021年05月19日 17:03

二十年前

二十年前 二十年前的2001年4月19日,兄弟俩同日在同期Nature刊出研究论文。   Nature的410卷948至952页,饶毅的实验室发现神经系统的导向分子Slit,可以调控白细胞的迁移,以后还有文章报道对肿瘤细胞迁移的影响,该文开启了神经导向分子与其他细胞的关系,迄今有很多其他实验室还在研究。   Nature的410卷955至959页,饶海在加州理工学院的Varshavsky实验室发现内源性蛋白质的降解遵循N端规则。 N端规则,是俄国移民美国的生物...
阅读全文>>
2021年05月19日 09:58

饶毅:教育的鱼和渔

饶毅:教育的鱼和渔 教育的方式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虽然很多师往往并不怎么样,一句话也体现了教育的误区,付以教育极(沉)重的意义。教师作为职业,和其他行业(医护、服务)相比既有特点,也有共性。也不一定就比其他行当更崇高,因为其他正当的职业也难说就“低贱”。但华人对孩子教育,或者说孩子以后就业,的重视与投入,也带来了对教师过分的期待和责任。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正常情况下,父母的作用远远超过老师。美国篮球...
阅读全文>>
2021年05月17日 14:58

饶毅:智识领袖周光召

饶毅:智识领袖周光召 今天(5月15日)是对近四十年中国科学良性影响最大的光召先生的生日   学者是否好,不看外行的毁誉,而在业内的口碑;   伯乐是否好,不看选马的数量,而在他们的影响;   领导是否好,不看在位的权势,而在退后的声誉。   写批评文章容易。但是,颂扬做过领导的人,容易怕受误解而胆怯。本文是八年前写了几段停笔,到写的对象已多年不任领导职位的现在方完稿。   我非常佩服周光召先生:他是中国近三十年最杰...
阅读全文>>
2021年05月12日 13:16

饶毅:科学的光艳与内涵?

    4月里的深圳举办了生物相分离和相变学术研讨会,作为一个生命科学界的新兴话题,国内有600多人参加,从组织者来看是好事,旁观者可能会“吓趴”了。考虑到还有很多这方面人没来开会,估计国内已是人满为患了。虽然相分离和相变正红火,其实争议也不小,有好些著名科学家对此不以为然,觉得一拥而上之下,很多的数据或者解释不够扎实,推得太猛太快可能有问题,潮水退后有多少人会“裸奔”?这种热门历史上从来都有,当年早...
阅读全文>>
2021年05月07日 08:11

饶毅|美国首富:有价之物和无价之宝

饶毅|美国首富:有价之物和无价之宝     父亲对儿子说:“我们有钱。但是,我们必须挑选最能干、有思想、有想象力和有勇气有效使用金钱的人,才能使我们的钱对人类有价值。”这对父子说到做到。他们的捐款量相当于现在的一百多亿美元,高于今天福布斯排行榜上绝大多数富翁所拥有的财产。更有意义的是,他们的捐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金钱如果用来购买物资和消费,其价值可以估量、其影响的时限较短;金钱如果转化为知识,可以治疗疾病、提出新的思想、带来新...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28日 09:21

饶毅:幸福的科学家

饶毅:幸福的科学家 五谷不分的科学家不少,他们一般也四体不勤。   但四体显然不适用于度量科学家。   真正的科学家脑勤:一般都比较用功。   用功自然需要时间,与家庭的需要有不可避免的冲突。   如果把科学作为饭碗,那研究需费时间是为家庭,时间长会认为情有可原,据传极致的是日本有些妻子认为丈夫上班时间短是不争气,逼丈夫多上班。   如果现代家庭强调在一起为幸福,那么工作时间算对家庭是正贡献、还是负贡献,恐怕不会...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25日 15:57

饶毅:北大祝清华校庆中提了的,和没提的

饶毅:北大祝清华校庆中提了的,和没提的 今天,北大为清华校庆110周年发文。   没写的也许最重要——协同建立新时代教授聘任体系。   人事体制改革,可能是近四十年来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最重要、也最困难的改革。   北大2003年左右启动一轮改革,遭到很多反对,表面上无疾而终。   实际,北大、清华都清楚地意识到必须改革,而且教授系列聘任是核心。   两校协调也非常重要。   最后都坚持做好了。   两校生命科学学院获得学校授权率先全学院...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23日 09:57

饶毅:每天给自己打吗啡才是正常人?

饶毅:每天给自己打吗啡才是正常人? 内源“吗啡”样分子的发现   吗啡有神奇的镇痛作用。   通过研究吗啡的作用,发现体内有类似吗啡作用的分子,是二十世纪药理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没有人因为它获诺奖,可能是因为内部的优先权争论。其中最无争议(但被其他人争议所“耽误”)的是当时在苏格兰Aberdeen大学的药理系主任Hans Kosterlitz(科瑟立兹,1903-1996)与药理系讲师John Hughes(休斯,1942-)。   Hans Kosterlitz(老科)去世二十年后,...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9日 10:07

饶毅:盯着乌贼=仰望天空

饶毅:盯着乌贼=仰望天空 科学研究,特别是由公众经费支持的现代科学,理所应当对于人类有价值,被要求有应用合情合理。   但是,以前和现在都有非公众经费支持的科学研究,应该允许“仰望天空”。   以前和现在公众经费支持的科学研究,也有完全看不见应用价值的,虽然不多,但也不是特别少。今天的天文学研究,可能大部分属于几代人不可能看见应用的科学。   在生命科学,与应用无关的研究,虽然也有,但比较罕见。大部分——绝大部分——生命...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4日 14:03

饶毅:发育的基因调控

饶毅:发育的基因调控 贡献主要在于遗传学的美国科学家Thomas Morgan实验室,从1910年起在其研究过程中就发现了影响发育的基因突变。1930年代至1970年代果蝇研究整体处于相对寒冷期,其他一些生物(如红色面包霉、玉米、细菌、噬菌体等)对遗传学有贡献。1950至1970年代,加州理工学院的Edward B Lewis通过遗传学仔细分析果蝇发育的突变、深刻思考基因的规律。   发育生物学的第一个高潮在德国Wilhelm Roux等开创实验胚胎学的十九世纪后期,第二个高...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2日 09:52

饶毅:宜深刻改造管理体制、而非具体计划科学课题

饶毅:宜深刻改造管理体制、而非具体计划科学课题 一 国家科学规划:宜深刻改造管理体制、而非具体计划科学课题   二 中国科技需要的根本转变:从传统人治到竞争优胜体制   一 国家科学规划:宜深刻改造管理体制、而非具体计划科学课题   摘要:在中国积极制订科技规划的时刻,会发现中国在科学管理体制上和实质支持上明显滞后于中国本身经济发展。中国的技术计划经验延伸用于计划科学课题,未从计划经济的观念解放出来。现存体制使中国科学管理成本高于科学先行国家,...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1日 13:37

饶毅:“图片误用”在中国可以被除名吗?

  对于标题的问题,答案有三个。 第一个在文章开头,第二个在中间,第三个在结尾。 第一个答案是:可以。   中国很多发展、进步; 中国也有退步、滑坡。    二十年来,科研学术不端的处理,总体是进步还是退步,可能有很大争议。   发生学术不端的总量肯定是增加了,因为总体研究量增加,而且有造假“能力”的人增加。    处罚是加大了、还是减少了?恐怕没有人会认为2021年的处罚合适。   发表科学论...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1日 08:40

饶毅|中国“无科研造假”元年:但愿“空前”也是“绝后”

  虽然2019年底中国国家希望严肃查处科研领域的学术不端,2020年却有人欺上瞒下、玩忽职守,在2021年推出两条震撼学术界的论调:   一是大家众目睽睽之下的图片造假铁证,被国际上学术不入流、在国内能玩江湖把戏的人,化解为“图片误用”。   二是不懂科学的小官僚有点芝麻大的权力就认为自己可以公然宣称科学实验不用重复。   如果这两条成为中国评判科研学术不端的标准,那么中国就再无科学研究不端的可能性,有不...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09日 11:55

饶毅:减肥药物的黎明

饶毅:减肥药物的黎明 长寿、壮阳、减肥的假药横行,全世界如此。中国特有的假药还有包括一些保肝药,而近年肠道微生物研究很热、但尚无奇效药也被假药贩卖者热炒。   Viagra的出现,颠覆了其中一个。   减肥仍然是假药泛滥。   假药的一个原因是真药不够好(另外当然是世界各地总有人昧着良心)。   对体重的研究,在分子机理上第一个突破是1994年。在前人发现Ob基因突变导致小鼠肥胖的基础上,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Jeffrey Friedman克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