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被遗忘的中国生命科学之父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
可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有德有言的,恐怕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而且,最近又少了一个:邹承鲁。
多做少说是比较容易得到认同的概念。但是,有时会误导成该说的时候不说。其实,在必要的情况下,说就是做。
在对公众利益有影响的事物上,依德建言,就是行。碰到欺骗公众的人、事,如果知情人、懂行的,没有人出来批评,这时不说话,是不敢行动。这时如果躲在“少说多...
发件人: Transmissome
日期: Sunday, January 24, 2021 at 6:17 PM
至: "Ling, Kun, Ph.D."
抄送: ——-////—-
主题: Re: 补充:给饶毅教授的回复
树欲静而风不止:答裴钢学生凌堃等—不要帮倒忙
凌博士,
2021年1月24日(周日)上午到中午有两个会议,迟复为歉。
因为我比您珍惜的那些专家时间少,所以,这封回复,只写了一遍,没有时间修改,原谅各种笔误。
...发件人: Transmissome
日期: Saturday, January 23, 2021 at 6:04 PM
至: xxxcashq.ac.cn
主题: 解决张曙光与裴钢实验结果矛盾的方法是第三方重复实验
中国科学院道德建设办公室,
谢谢中国科学院道德建设委员会接受举报。
需要说明,其实每一步我都是被动的。有人向基金委举报我,2019年基金委致函我新到的工作单位,蓄意造成不良影响,我不得不回复基金委,在初稿上列举了裴钢。...
以下文章来源于赛先生 ,作者饶毅
——从两位犹太科学家的故事说起
离开中国本土的华人,本来气质各异,可是海外华人这个群体在国际社会和居住国,却形成了“乖孩子”的刻板形象。这形象无论是受外界影响或者是由于本身的心理而形成,都对华人发展有影响,而且它也成为一种心理限制,让华人在无形中要取悦、适应居住国,不能自由地、有创意地发展;它还可以扭曲华人和祖国的关系。移民与祖国和居住国的问题,当然不是新问...
中国科学:显著的发展和严峻的挑战
---历史演变和现状比较
饶毅
本文在简要回顾中国科学史的基础上,介绍一些近年研究的内容,肯定中国科学令人乐观的进步,并讨论可能的意义。同时也指出,中国优秀论文总量仍不到世界的百分之一,低于中国经济在世界所占的百分比、也不能适应中国持续发展的要求。中国科学的规模需要相当程度的扩大、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国科技还存在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
中国科学历...
华盛顿大学 中国科学院 饶毅
细胞是许多生命形式的基本单元。细胞进行分裂是细胞生长的重要环节。过去二十年的研究表明:从简单的单细胞生物酵母,到复杂如人的多细胞生物,通用一个相同的分子机器,控制细胞分裂的周期性过程。这一领域的成果,不仅解答了细胞生物学的基本问题,并直接推动了包括癌症研究在内的其它领域。其重要性清楚地置其于诺贝尔奖候选范围。
很长以来已经知道,细胞分裂周期是很有规律的...
在2017年1月15日的未来论坛2017年会上,美国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家、教育家、投资人讨论高等教育。
讨论由1986年图灵奖得主、康奈尔大学计算机系工程学与应用数学教授John Hopcroft主持,在耶鲁大学前校长Levin、上海纽约大学常务副校长Lehmann、清华法学院教授高西庆、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教授李凯、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高瓴资本集团张磊等都发言后,我有过发言。
现在整理如下:(我并非认为其他人...